大力革新,满足公众需求

(VOVWORLD) -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见证了数字技术翻天覆地的发展。从因特网的诞生,到网络革命2.0,博客、视频博客、帖子、论坛等术语的诞生,以及近些年来出现的社交网、手机及平板电脑软件等已经让人类步入了高度数字化的纪元,根本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互动的性质。“数字化”海啸渗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全球范围内给各阶层、各产业,从政治到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国防、安全等所有领域,从生产到服务等所有环节造成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大力革新,满足公众需求 - ảnh 1 本台台长阮世纪

传统新闻面对的可能和挑战

数字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进程。作为对社会所有变动最早接触也最早反映的行业,新闻业当然不能脱离这一发展轨道。其中,包括广播、电视、报纸在内的传统新闻是受影响最深刻的领域。可以说,我们正处在新闻行业的历史性时刻。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提出适合的革新方案和应对措施,即使我们的历史再辉煌,我们也很容易掉队,成为失败者。

据世界报业和新闻出版协会(WAN-IFR)统计,目前访问量最高的网站包括谷歌、优兔、脸书、维基百科、亚马逊等。分类这些网站可以看到,其中有综合信息网(谷歌、维基百科),社交网(脸书、推特),娱乐与互动视频网(优兔),电子商务网(亚马逊)等类型。这意味着,只要坐在电脑屏幕前,或使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用户就可以满足查询信息、社交、娱乐及其他需求。

基于这些条件,他们不必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供应商”满足信息需求了。这是新时代给广播、电视、报纸带来的挑战。正因如此,广播、电视、报纸要装备新工具、新技能和新思维,以接近现在可以通过电脑、手机或其他因特网连接工具获得信息的公众。

广播、电视在数字纪元的发展趋势

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公共广播电视(即国有广播电视)正站在十字路口。不过,问题不是选哪条路,而是如何正确确定自己的位置及存在与发展的方式。换句话说,就是明确公共广播电视在数字纪元中的作用、地位和活动效果。欧洲理事会指出,影响公共广播电视的因素有以下4个:一,数字化;二,公众接受信息习惯的改变;三,政治与经济的压力;四,广告和商业的竞争。

开放社会研究所(Open Society Institute)自2011年起就给关于广播、电视的一份报告起名《未来或死》。据这份报告,造成欧洲公共广播电视危机的原因有3个。第一是“公共广播电视按照旧的模式组织、运行和管理”。第二,私营媒体日益激烈的竞争及公众对付费内容的需求减少。第三,多国政府似乎更关心对广播、电视的审查,而不是为其适应新时代创造条件。

现在的广播电视台与过去相比已经大大改变了,而未来甚至很近的未来将变化更大。因特网的发展、数字化改变了公众。从广播电视台决定受众看什么、听什么,什么时候,用什么工具收听、收看,到现在,公众地位转为主动,自己控制、选择想看、想听的内容、时间和方式。不仅改变收听、收看习惯,公众还改变了信息传送方式。其中,他们既是接受者,又是提供者,同时与其他公众、与新闻工作者互动。

因特网与数字技术深刻改变了公众与直观、生动的外部世界的互动方式。电视方面,世界目前最大的视频网站优兔于2005年诞生,同时创造了新的新闻、娱乐趋势。该网站最普及的视频频道的受众甚至还多过大型电视台的观众。优兔完全可以产生比电视台一点也不差的网络空间明星。在优兔,任何人都可以创办一个频道,向公众介绍自己的视频产品并取得成功,而不用像传统电视台那样需要一个庞大的系统。

上述情况让研究专家们认为,因特网平台给广播、电视、报纸带来了挑战。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的人数量不是在增加而是在减少。相反,在因特网上收听、收看的公众数量日益增加,愿意付出的时间也更多。公众在线收看视频的时间比传统电视高一倍。

但专家们也认为,数字化进程也有助于重新定位广播电视,不光给其带来挑战和困难,而且也带来新的、大的机会。广播电视台是革新新闻内容,使之更具吸引力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新的传媒技术发挥的作用是互补,而不是替代旧的。在技术发展迅速,但专业化制作和传送的信息却相当匮乏的背景下,以公众提供的信息来源制作专业的节目必不可少。

举个例子,广播方面,听众们现在不再受传统调频、短波广播的限制了。挪威2017年1月成为世界第一个不再播出调频广播,转为使用数字技术的国家。预计,继挪威后,世界多国将逐步从调频技术改为使用数字技术。其原因是:一,音频质量好;二,能配合字幕、图像、网页等技术;三,播客(Podcast)功能;四,运行费用比传统广播便宜。在挪威,是便宜7倍。

传统广播必须走向数字化,应用数字技术扩大覆盖率,以吸引更多喜欢技术设备的年轻听众,提高服务质量,减少运营成本。广播不只限于使用收音机收听,而要扩大到网页上和社交网上的互动。随着这一趋势的发展,要求能基于多媒体平台实现,其中移动平台为优先。因为,自2016年起,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已经超过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成为因特网用户使用最多的上网工具。全球51.3%的因特网用户通过手机、平板电脑上网,其余48.7%使用电脑。

转型与效果

任何一家新闻媒体都要考虑以下4个问题:一,时政新闻;二,信息的可靠度;三,资本;四,商业性。如何守护公众的信任,核审信息来源,在数字纪元记者需要什么技能,需要掌握哪些传媒方式,多媒体通信的培训是否必要?

在数字纪元,高科技作业工具和技能并不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但,技术的爆发式发展则要求广播、电视、报纸不断革新,以适应挑战并更好的满足公众的新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技术的影响改变了新闻工作作业方式,尤其是现在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新闻报道者甚至出色的新闻报道者,提供信息及其相关的图像和视频。这种形式就是社交网目前十分发达的“公民媒体” (citizen media)。

不过,对主流的新闻媒体来说,朝着上述方向发展并不简单,因为,规模再大的报社也不能与像脸书、推特那样有数十万、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用户使用和互动的社交网或网站竞争。

因此,即使向技术投入大量资源,但对主流的新闻媒体来说,内容还是第一,是决定存亡的因素。《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的做法是个好经验。他们应用数字技术,从报纸转为新闻网,但不追求访问率,而集中开发新闻内容并出售。

《纽约时报》2017年1月发布的题为《杰出新闻》的报告明确指出了该报社走向成功的方式。这被视为值得世界各报社学习的战略。《纽约时报》集中开发付费公众市场,不在访问率方面搞“军备竞赛”。他们的战略是提供吸引力足以让数百万人付费阅读的新闻。

及时的改变让《纽约时报》依然屹立不倒。而且,凭借其“内容第一”战略,《纽约时报》大胆提出到2020年该报社数字版本营收额提升至8亿美元的目标。美国《纽约时报》、法国《世界报》(Le Monde)及其他报社的成功证明,如果能合理地改变,即使在数字纪元,报纸依然能健康生存。所谓改变就是应用数字技术,将其作为作业平台,但集中于主流新闻媒体的传统优势——内容。

在数字纪元,广播、电视、报纸若想生存,改变是必然的。具体是,在国家及部门、地方等层面改变管理方式,在报社管理中应用科技,投资新技术,投资基本要素——记者队伍。

记者也要给自己装备技术知识和技能,以最有效的从事新闻工作,制作的新闻、报道、图像要尽可能满足报社的报纸、新闻网、电视、广播等所有平台的要求。不过,若想“与众不同”,若想面对社交网、公民媒体的激烈竞争而依然挺立并实现发展,广播、电视、报纸仍然需要集中开发其优势——信息的质量,特别是在当前虚假新闻(fake news)泛滥的背景下。(完)

相关新闻

反馈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