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豪族人生活中的背篓编织业

(VOVworld) - 自古以来,背篓就是戈豪族乃至西原地区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须臾不离且必不可少的用品。编织背篓展现了戈豪族的文化美。

戈豪族人生活中的背篓编织业 - ảnh 1

以前,戈豪族靠种植水稻为生。为服务农业生产,戈豪族先民制作了多种生产工具,如:斧头、刀子、片刀和背篓。背篓与戈豪族生活密不可分,随处可见。节日上,花背篓还是装饰物,让跳着充满山林气息舞蹈的戈豪族姑娘更显妩媚。

按戈豪族经验,要想编织一个美观、耐用的背篓,六七月份的时候,健壮的男人就要到密林里砍竹。雨季之初下过几场雨后,竹子既不太嫩也不太老。竹节细长、笔直,竹梢弯弯的,最适合用来编织背篓。砍回来后,晒约一周太阳即可编织了。除了选竹子外,选刀子也同样重要。刀子要小,刀刃头部尖锐、锋利,加上人的灵巧细致,这将是编出一个好背篓的决定性因素。

为能编织出一个背篓,要花较长时间并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选材,劈竹,削竹,编织篓身、肩带和做篓底。每道工序都有其重要性,但最重要的是劈竹和削竹,用来编织篓身、肩带这道工序。背篓编织技术十分精细,最费时间的是编织背篓上的花纹,因此只有年长者才会有耐心编织出称心如意且深具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产品。

戈豪族人柯布莲说:“编织一个普通的背篓需要一个多星期,但要编出一个优美的花背篓则要花整月的时间。年轻人获得了长辈传授技艺,也有的热爱这项工作。按实际需要,我们成立了各个编织组,非常希望国家提供贷款扶持,以恢复民族传统背篓编织业。”

戈豪族人生活中的背篓编织业 - ảnh 2

戈豪族的每种背篓都有其用途。“萨珊”(Sah Son)是一种大背篓,用于计量。每个可盛50公斤稻谷。“瑟架”(So da)是多个尺寸不同的背篓,可用来背水、柴火、大米,并带到田里。“瑟波诺”(So bonor)主要在参加节日或赶集时用,因为它规格小,编织技术精细,装饰多种美观的花纹,意在增添山区妇女之美。

背篓不仅是盛从铜钲到稻谷、大米等各种东西的用品,而且还是一件精巧的工艺品,体现其编织者的灵巧和审美观。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干部阮长表示:“在戈豪族同胞的文化艺术活动和节日中特别是锣钲节上,背篓极富戈豪族特色。背篓本身也是极富特色的产品。它得到精心编织并具有深刻的人文意义。”

目前,戈豪族同胞的生活已经发生积极的变化。除了建设宽敞的住房外,戈豪族居民还投资购置各种现代化生产工具,代替人工搬运,他们已不再常用背篓。不过,戈豪族编织背篓业却正逐渐恢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背篓编织传统手艺村逐渐在林同省夷灵县形成并成为旅游景点,为维护戈豪族文化美做出了贡献。(完)

相关新闻

反馈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