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居民共识建设新农村

(VOVworld)- 凝聚人民的共识是开展新农村建设并走向成功的保障因素。北宁省协和县就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三年前,北宁省协和县珠明乡春城村在接到省里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指示后立即召开村民大会,向村民宣传新农村建设的主张和利益。从而凝聚了居民共识并树立了信心。

凝聚居民共识建设新农村 - ảnh 1

春城村干部杨文红表示,春城村曾经是一个社会经济很困难的村,现在,有了很大的改变。大街小巷干干净净,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村里到田头都是水泥路,路两边是一栋栋楼房,村文化站、幼儿园也都干净整洁。

杨文红表示,建设新农村要成功,最重要的是凝聚居民的共识。

他说: “要同村民开会,让民议民知民查。同时,财政方面要公开透明。 我们这样做有20年了,村民都支持。财政不公开、透明,肯定做不到。搞工程要进行招标,甚至包括水泥路、田间路,所有工程都要民主、公开,招标是为了保障高效益”。

在新农村建设标准中,耕作地拼合交换是较难的标准。因此,在相关主张下达后,村干部立即组织各种宣传活动,并对每个农户进行问卷调查。以公开、民主的方式,并且让农民真正成为田地的主人,因此,耕作地拼合交换受到居民的高度支持。

继耕作地拼合交换后,春城村又成功开展了大型农田模式,推广机械化生产,给居民带来了良好经济效益。

春城村村民吴俊厚表示,自从村里进行耕作地拼合交换后,他家有条件开展机械化生产,减少劳动力,经济效益良好。

他说: “过去是零散化,随意播种,所以产量不高。自从进行耕作地拼合交换,我们种一种水稻,收割后全卖给第一中央种子苗圃。过去,收割后晒干的稻谷价格每公斤5500越盾,现在田头收购每公斤7500越盾。我们现在种地的效益很高”。

在新农村建设活动中,若实行居民检查、监督保障公开透明的话,新农村建设活动的效益就会更高 。对照新农村标准,在开展过程中,该省所有乡村都寻找各自的不足,从而采取克服措施。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模式充分发挥了人民民主,并在新农村建设中形成了综合力量。

协和县县委书记梅山强调,这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和确保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他说 : “新农村建设活动于2013年开展,去年底,我县18个村获颁新农村称号。各乡若要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各村就要先达标。这种做法也加快了邻近各乡的新农村建设,同时确保其可持续性”。

基于凭借公开、民主的做法,而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成功,协和县力争到2020年,有3分之2的乡,百分之90的村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同时提高村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确保当地农村可持续发展。

反馈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