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民族灵魂注入画纸的东胡民间画村

将民族灵魂注入画纸的东胡民间画村 - ảnh 1

(VOVworld)-东胡民间画村坐落在距河内市三十五公里的顿河南岸上,现在是北宁省顺城县双湖乡。东胡民间画村被视为木刻版印刷和鼠皮树造纸的摇篮,深受国内外游客青睐。

东胡又称埋村,是一座两百多户家庭以制画业谋生的村庄。所以才有老京北地区流传的民谣“系蓝腰带的姑娘,是否跟我回埋村。埋村有习有礼,有清澈湖水有制画业。”这句民谣生动地反映了东胡民间画村的朴素之美和纯美民俗。

十六世纪,东胡村村民就用手工制造纸张和木刻版印刷东胡画并一直流传至今天。

十八世纪中叶至1944年初是东胡画村的鼎盛期,村里十七个家族都从事制画。每年农历腊月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和二十六,东胡画村都举行热闹的集市。所以村民不管到哪里都牢记这句俗语 “无论在哪,营生是啥,记住腊月回村卖画。”

走进今年八十多岁的制画艺人阮友杉的家,就发现这里已变成陈列数千幅东胡画和有着几百历史的木刻版的展馆。

为方便游客了解东胡画制作工序,阮友杉建了包括上色、制作纸张和印刷等制画环节的展示馆。

阮友杉说:“前人在春节期间常挂东胡画迎春,家里挂了东胡画才有春节气氛。古人曾说,春节期间家里就算有了粽子、肥肉、酸葱、红春联,但少了颜色鲜艳的东胡画,节日的喜庆气氛总是缺了点。”

东胡画纸(Giấy Dó)是用森林里的鼠皮树皮(Cây dó giấy)制成的。人们到森林砍鼠皮树回来,放在石臼里舂成细粉,再用这种粉制成画纸。

人们常常把海贝壳的外壳磨成粉加浆糊或松香拌成膏状,涂抹在画纸上。由于带有贝壳特有的自然亮白色,而越南语中这种贝壳有个“叠”字,所以东胡画纸又称“叠纸”。

今年六十多岁的阮氏莺拥有五十多年的制画经验。她说,东胡画主要使用黑、绿、靛蓝、红、黄等四至五种从植物中提炼而成的颜色,而不是化学颜色,所以颜色鲜艳,经久不变。

她告诉我们:“红色是用山上的红土舂成红粉;以前的黑色用竹叶烧成煤烟制成,现在改用稻草烧成煤烟拌浆糊制成;黄色用槐树的花加上浆糊煮制而成;绿色用软体树制成,全都是用树木花草等天然染料。”

东胡画共有180多个主题,主要分成以下5大类:祭祀画、历史画、祝贺画、生活画、故事画。

东胡画的主题主要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或生殖哲理,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东胡画内容通常为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自然美景,以及寄托着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农业丰收、六畜兴旺等的美好向往。

阮友杉说:“东胡画的意思是祝福,表现养鸡、猪等日常生活和农民盼望的好事。比如‘钱财进禄’、‘荣华富贵’等。”

东胡画完全是手工在刻板上印刷。为制作出一幅精美的画,木刻版图案设计和雕刻艺人要具备很高的水平。

印刷环节也要求工匠精细、准确地使用木刻版及其颜料。因此,数百年来,木刻板得到家家户户继承和保留,将其视为宝物。

将民族灵魂注入画纸的东胡民间画村 - ảnh 2

阮氏莺说:“东胡画的木刻版使用黄柿木制成,因为这种木料耐用不易损坏。我家里保存着东胡村古老的木刻版。1945年以前,东胡全村都从事制画,后来由于经济效益不好所以要改行,多个家庭将木刻版交给东湖合作社,让一些人继续干这行。从此至今,我的爸爸一直保存着木刻版。现在,我家共有六十种古老东胡画木刻板和六十多种现代东胡画木刻版

东胡画受到了国内外游客和侨胞的青睐,并将其视为京北地区的特产,所以喜欢到这里选购。

北宁省东胡画成功申遗将有利于这项民间艺术被更多国际友人知晓,同时有助于继承和弘扬蕴含在树皮画纸或“叠纸”内的民族灵魂。(完)

相关新闻

反馈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