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温家宝欧洲之行的核心议题

       (VOVworld) -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至27日对德国、冰岛、瑞典和波兰等欧洲4国进行访问。温家宝此行对加强中国与欧盟各国的经济投资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温家宝欧洲之行的核心议题 - ảnh 1
        不难看出,温家宝出访的欧洲四国却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德国是欧洲最大经济体,波兰是中国在东欧较大的贸易伙伴,而冰岛和瑞典则是北欧石油储量大国。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宋涛表示,访问期间,温家宝除了就加强双边关系与各国领导人举行会谈,其中包括在华沙同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举行会晤外,还出席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接触德国商界,并寻找开采北极石油的机会,推动开辟始于冰岛的海上输油航道。

        温家宝的德国和冰岛之行取得了正如中国外交部所预料的实际成果。温家宝在出席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时重申了中国坚定不移的对外开放政策。参加本次博览会的均为全球工业巨头或新兴力量,中国希望它们参与中国的改革进程。此外,双方还就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新疆开设汽车制造厂进行了讨论。

经济--温家宝欧洲之行的核心议题 - ảnh 2

       温家宝的德国之行旨在加强经济合作,而访问冰岛,其目的是达成地热和北极开发等领域的协议。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签署了科技、航海技术、热电等6项合作协定,其中包括北极框架协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成果,因为冰岛是欧洲最西部的国家,位于北大西洋中部,靠近北极圈。该地区30年来冰层溶化了百分之30,使开辟新航线,缩短中国到欧洲航程成为可能。甚至有科学家表示,北极航道未来有望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通道。若成功开辟,上海-北极-欧洲航线航程将比目前的经苏伊士运河航线缩短6400公里。除了航海方面的利益,石油开采合作也是焦点议题。 美国地质勘探局估计,北极海底石油储量占全球未探明石油储量13%,天然气储量占全球未探明储量30%。

       而访问瑞典,温家宝希望中国能成为1996年成立的政府间论坛--北极理事会的观察员,借此推动与加拿大、俄罗斯、挪威、丹麦、冰岛、美国、瑞典和芬兰等北极圈八国的合作。石油、天然气、航道开发等是该理事会的主要工作。北极理事会成员——瑞典支持接纳中国为永久观察员国。因此,增进与瑞典的关系以争取该国的支持对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温家宝欧洲之行的核心议题 - ảnh 3

       温家宝欧洲四国之行的最后一站是波兰。波兰是中国在东欧的最大贸易伙伴之一。预计,双方将举行会谈,就提升两国双边贸易额进行讨论。

        温家宝为期7天的欧洲之行表明中国希望加强与目前最大贸易伙伴的经济合作,进而巩固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

反馈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