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俊 -  
(VOVworld)- 已成为惯例,巴那族人长大成人并具备一定经济条件后都会举行“谢恩礼”,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这体现了巴那族家庭伦常文化的美。
巴那族谢恩父母祭祀礼仪一般在农闲时节,新米节之后举行。孩子成家分居后,将告知亲戚和父母关于举行谢恩礼的事宜。孩子可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准备谢恩礼祭品。祭品可以是一头牛、一头猪或几只鸡,但无论如何也要准备香喷喷的竹竿酒。这是历史悠久的风俗习惯,得到巴那族世代传承。
多乐省民族博物馆解说员阮光玉说:“谢恩礼是体现巴那族精神生活人文美的礼仪之一。特别是巴那族人是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举行谢恩礼的。这是孩子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无限感激的机会。这项礼仪告诉人们要孝顺父母,铭记祖先和父母的恩德,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今天的我们。”
巴那族的谢恩礼同时为夫妻双方的父母举行。家近的先举行,远的择日再办,且规格相当。这体现了巴那族家庭和宗族关系中的平等对待原则。谢恩礼通常持续两天。第一天是家里人自己举行,第二天邀请远房亲戚和村民参加。
在父母同意举行谢恩礼的当天,孩子将把祭品带到父母家,将竹竿酒放在房子中间并开始烹制祭品。一部分祭品用来祭祀祖先,一部分放在院子里祭祀神灵。牛肉或猪肉由孩子亲手烹制并挂在酒罐旁的竹竿上。
举行仪式时,孩子将几片从林中采回来的叶子沾上酒,然后洒到父母身上。随后,父母和孩子一起祭拜神灵,祈求全家丰衣足食、平安幸福。
神灵祭祀仪式结束后,孩子将亲自恭请父母享用他们最喜欢的佳肴。按顺序,母亲先喝酒,然后才轮到父亲。在请父母吃喝的同时,孩子们不忘重温父母的恩德,如母亲是如何生产又是如何哺育自己的,父亲是如何保护自己,让自己长大成人的。母亲品尝竹竿酒就意味着接受了孩子的报答。随后,酒将递给父亲,最后轮到孩子。一般是亲生孩子先喝,之后才轮到儿媳或女婿,接着是邻里乡亲。
根据风俗,前来参加的村民都会带上少许米、煮熟的鸡蛋或现金送给家主,祈求主人一切顺利,生活日益富足。男人带酒,有的带上饮料和家里现成的食品,主人也摆上饭菜请客人,因此大家在一起吃喝、唱歌,场面非常热闹。
曾参加过巴那族多种节日和礼仪的昆嵩省咖啡种植项目干部阮玉玲告诉我们:“让我和在场的人印象最深的是巴那族谢恩礼那种温馨的家庭气氛,家中几代人之间的感情非常融洽。参加这项礼仪时,还有机会品尝巴那族风味独特的民间美食。”
谢恩礼如今依然得到巴那族维持。尽管在现代生活中略有改变,但它依然具有传统风俗的美,给在场的每一个人留下美好印象并在巴那族中影响深广。(完)
苏俊